(1)和——论调弦、吟揉、音意等之和(兼论本质与技巧); (2)静——论琴音之简静在于调气与练指(兼论品格修养与风格之配合); (3)清——提出贞静宏远为琴度之内涵,并指出气候在演奏中之重要(兼论木质与技巧); (4)远——论想象及弦外之音的意境(意境论); (5)古——论琴音雅俗之辨(形式与风格论); (6)澹——论琴元音之孤高岑寂(趣味论); (7)恬——论恬之为君子之质和有德之养(趣味论); (8)逸——论琴音之超逸实来自琴人品德之超逸(品德与修养论); (9)雅——论琴之雅得于静远澹逸而不媚俗(风格论); (10)丽——论琴音丽与媚之别在于古淡与妖冶(风格论); (11)亮——论琴音之亮得自左右手所发清实的金石之响(音色论); (12)采——论琴音之采得之于几经锻炼後指下之神气(音色论); (13)洁——论琴音之意趣实得之于修指之严净(境界论); (14)润——论琴音之中和温润(音色论); (15)圆——论吟猱、按弹、乐句转折间婉转动荡无滞无碍之处理(技巧论); (16)坚——论用指之坚必清劲和无力不觉乃可得金石之声(技巧论); (17)宏--- 论琴音必冲和闲雅、下指必宽裕纯朴,始能合乎古调(境界论); (18)细——论节奏、章句转折、连指与全篇细微之处理和把握(技巧与趣味论); (19)溜——论技巧之熟练无滞得于指之坚实灵活(技巧论); (20)健一一论指之灵活刚健与琴冲和闲雅之配合(技巧论); (21)轻——论音之轻重变化皆不离中和之旨(音量与趣味论); (22)重——论弹琴重抵轻出之法和情气之并兼(音量与技巧论); (23)迟——论希声与迟趣之关系(趣味与意境论); (24)速——论小速意趣、大速意奇之旨(技巧、趣味与意境论)。
古琴培训课 (11)古——论琴乐古朴之风格来自和澹宽大之气度(风格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