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贵阳孔学堂
文/ 尹文君
来到花溪十里河滩中段,沿着一条安静而柔美的小河宛转而行,在秀美的大将山脚下,在芬芳气息的草木深处,找到了孔学堂。
我跨入棂星门五间八柱的石坊,穿过“泮池”,走过“泮桥”,拾级而上。爬完334级台阶,抬头凝视着堂前身披霞光而又高入云端的孔子塑像,联想起千年之前的孔子,以一己之力,传道授业解惑,如此执着,内心油然生出一种崇敬之情。
占地一百三十亩,建筑面积约两万多平方米的孔学堂顺应山形地势,坐东南朝西北,前有文案山,下有花溪河,背靠大将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建筑具有汉唐风韵,气势恢宏。堂内大成殿、阳明大讲堂、儒学馆等九个场所的建造,没有斗拱、飞檐,没有金铺玉户、重轩镂槛,雕梁画栋,一律选用贵州本土木建筑的特色,以灰、黑、白为主色调,简洁通透。
整个建筑彰显出山光、云树、水影、溪波,与周边自然山水融通汇合,从而形成一个更为舒展的人文气息。它既传承了孔庙精髓,又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看上去既是一个人气兴旺的客堂,又是一方心灵修行的幽堂,还是中国文化的“天堂”。
进入孔学堂展厅,听解说员介绍,方知这里以学研为主,学习、传播、交流、分享传统文化。其功能定位上是以“传承与弘扬儒学的圣殿,教化与开启新风的基地”为目标,具有教化、礼典、祭祀、典藏、研究、旅游等六大功能。其面积、规模宏大,功能及自然环境堪称一流。
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陈履先生到孔学堂就这样表述过:“我曾到过许多中外的孔学堂,这里的孔学堂的确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方。”
中国民乐家冯满天说:“这里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很美,相比市区里的树,我能感受到孔学堂的树都是开心的。”
孔学堂落成于此,充分利用了贵州的好气候与十里河滩的好生态。当然,这也是一个重返自然的过程。中国文化中儒道两家都讲天人合一,虽侧重点不同,但共同主张以宇宙山川、江河大地、动植飞潜,为生命相生之共同体,有很高的生态智慧。
孔学堂建成以来,以其良好的推广执行力,充分活化古老的儒家文化能量,持续举办了“祭孔大典”“公益讲座”“文化活动”等诸多项目和活动,充分满足了当地民众的文化需求,也丰富了外来游客对文化的探索。
巧了,来得正好,此刻孔学堂正在广场上举办“猜谜语,迎新年”有奖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四面谜语墙,共有四百多条精心编制的谜语,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生活饮食、地名和网络流行语等。猜迷现场人头攒动,红火热闹,谜语墙边站满了参与的市民游客。他们有的开动脑筋冥思苦想,有的发家人微信群,动员家人力量一起猜谜语,还有的上网几番查询找谜底。
家住花溪吉林小区的马红秀一家五人来到孔学堂散步游玩,参与了猜谜语比赛。他们一家人发挥超常,一共猜对了十几个,欢欢喜喜获得了两个一等奖。马红秀手里捧着奖品,笑呵呵地说:“孔学堂真好,开展的活动非常有趣,我们不仅能在这里游玩,还能增长知识。”
从孔学堂往下,朝左侧面步行一段,就到了建筑格调与之同然,古典古朴,优雅娴静的“孔学堂大成精舍酒店”。这里可望、可学、可游、可居。
——本文选编自《走进花溪湿地公园》
(《花溪艺苑》杂志2023年春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