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筝流派的音乐形态门

作者:网络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摘要】中国的十三弦筝随着中国的燕乐于8 世纪初传入日本,演变成乐筝在日本宫廷作为演奏雅乐的乐器之一。后来筝流落到民间,形成筑紫筝和俗筝,俗筝随着发展产生了生田流和山田流两个流派一直到今天。本文从定弦法演奏技法义甲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日本筝流派的音乐形态。【关键词】俗筝 ; 定弦法 ; 演奏技法 ; 义甲中国的十三弦筝随着中国的燕乐于 8 世纪初传入日本,演变成乐筝在日本宫廷作为演奏雅乐的乐器之一。后来筝流落到民间,一位叫贤顺(1547 前后~ 1636)的僧人于 16 世纪创造了筑紫筝,但是由于筑紫筝太注重精神和形式,不能被普通民众所接受。17 世纪,曾师从赤尾检校学习三味线的八桥检校(1614 ~ 1685)拜贤顺的弟子法水为师,八桥检校创作了能被大众喜爱的新的筝曲,并改革了筝的定弦法, 于是形成了新的筝曲形式, 称为俗筝。后来俗筝产生了生田流和山田流两个流派一直到今天。因此, 本文所介绍的日本筝流派其实也就是日本的俗筝流派。一、定弦法在日本宫廷演奏的乐筝定弦法以律音阶为依据,没有半音,僧人贤顺就是在此基础上给筑紫筝定弦的,因此也没有半音。已故音乐学家小泉文夫研究②认为,日本音乐中构成音阶的基本单位是四度三音列, 不是自然七声音阶,其音阶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度三音列并置构成。如律音阶的四度三音列由一个大二度和一个小三度构成,如 :两个大二度加小三度的四度三音列并置构成律音阶,如 :八桥检校受三味线音乐的影响,改革了这种定弦法,以“ 都节音阶” 来定弦。都节音阶的四度三音列是把律音阶四度三音列中间的音降低半音, 即由大二度变为小二度,小三度变为大三度,如 :两个这样的四度三音列并置构成都节音阶,如 :有了半音的都节音阶,在听觉上比原来没有半音的律音阶更为柔和悦耳。其实,八桥检校是把筑紫筝的调式阴音阶化了。关于阴音阶和阳音阶的提出,初见田边尚雄的著作《日本的音乐》 ,他主张把音阶和旋法区分开,音阶以七音为基础,有阳音阶(re- mi- fa- sol- la- si- do)和阴音阶(mi- fa- sol- la- si- do- re) ,而旋法以五音为基础,并从七音中选择五音创作各种旋法。这些旋法中,以主音结束的称为正格旋法,以属音、下属音结束的称为变格旋法。阳旋法的基本形是 re- mi- sol- la- si- re,阴旋法的基本形是 mi- fa- la- si- do- mi。俗筝的十三根弦分别称为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斗为巾,其弦序是相对演奏者弹奏时而言由远而近设置的。由于受歌曲和三味线半音的影响,将筑紫筝的四、六、九、斗弦分别降低半音,使筑紫筝的调式阴音阶化,由此形成了平调子。即③:而随后产生的 “ 云井调子” 是平调子阴音阶化的产物。即④:平调子是俗筝组歌中最为中心的调弦法,也是使用最多的调弦法, 云井调子是根据平调子使宫音下降五度产生,被使用的频率仅次于平调子,其他调弦法都以平调子和云井调子为基础。二、演奏技法日本俗筝流派之间强调的是曲目的不同而非演奏技法的不同, 因此演奏技法除了右手的“ 里连” 有稍许区别外,其他几乎没有差异。所以,俗筝流派的演奏技法将作为一个整体来叙述。先介绍右手的技法名称和具体演奏方式 :1. 拘爪。食指向内同时弹相邻的两根弦,接着中指向日本筝流派的音乐形态①文/ 符丽琴

标签: 日本筝 音乐形态 定弦法 演奏技法 义甲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