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具有底蕴丰厚的文化积累与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古乐云赏进入唐代,今天,我们一起来赏听琴歌《渔翁调》。
《渔翁调》又名《极乐吟》,较早被收录在《乐山堂琴谱》中,后又被收录在民国时期的《梅庵琴谱》中。该首琴曲歌词引用了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渔翁》一诗。
为大家分享的这版《渔翁调》来自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诗词吟唱,谱自《梅庵琴谱》。演唱者罗苏理将乐曲原来的降B调升高为C调,增加了乐曲演唱的难度,高亢处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渔翁在山水之间引吭高歌,久久回响的画面,同时在演奏中将古琴演奏指法重新进行打谱编配。
乐曲采用琴箫合奏的演奏形式,表现了渔翁在青山绿水之中自遣自歌、悠然自得的情景。琴声悠长,箫声绵远,人声若隐若现,声声动人心弦。此曲曲调恬淡,琴韵悠长,意境深远。往往能使人联想到放情山水,高歌欸乃的情景。
此曲取意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时的名作《渔翁》,乐曲表现柳宗元“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诗意,是著名的《永州八记》中的一首,诗中的“西岩”就是永州之西山。全诗表达了一种远离世俗烟火,寄情山水的情趣。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
翁
唐
柳宗元
《渔翁》曾被苏东坡在《冷斋诗话》中评价为“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这首写于永州的抒情小诗,犹如一幅小品画,摄取渔翁生活的几个镜头,表现一种对闲适意趣的向往。描绘一个在山水之间自娱自乐的渔翁,也是柳宗元心境的自喻。
图自网络
这首乐曲舞台呈现经过数字化舞美设计,背景中泼墨般的远山时隐时现,在琴箫的纵横交错,演奏者若在泛舟,若在山水间,高歌欸乃。希望您能跟随我们的乐曲徜徉山水之间,感受古人的清逸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