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ppt

作者:网络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文档介绍:古

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

传统的古筝乐被分成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八派:一、“真秦之声”的陕西古筝二、“中州古调”(或称“郑卫之音”)的河南古筝三、“齐鲁大板”的山东古筝

四、“韩江丝竹”的潮州古筝五、“汉皋古韵”的客家古筝

六、“武林逸韵”的杭州古筝(即浙江筝)七、闽南地区的福建古筝

八、内蒙草原“雅托葛“(蒙语)——蒙古古筝

八大流派

70年代,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快拨及1/5泛音等新技巧。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创立了由轮指、弹轮、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使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筝由色彩乐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冈山上太阳红》等。

快速指序

月儿高

《月儿高》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所作年代及作者均不详,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1960—1961年之间,王巽之先生将卫仲乐先生的琵琶谱发给他的学生孙文妍、项斯华、范上娥进行打谱(指尽力复活古谱的音乐原貌),并在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提交了此谱。会上,筝曲《月儿高》被列为全国古筝专业教材。

1965年,王昌元成功创作出了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等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战台风

《高山流水》此曲藉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此曲本是古琴曲,音乐浑厚深沈,清澈流畅,形象地描绘了巍巍高山,洋洋流水。改为古筝弹奏后也别有一番风味。古筝的特长提供了充分的天地。从低音到高音,从高音到低音的滚奏手法,惟妙惟肖地托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使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大自然美景之中。也有很多版本。

高山流水

《井冈山上太阳红》根据江西革命歌曲征集小组同名歌曲改编而成,乐曲以轻快、流畅的旋律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古筝独奏曲《打虎上山》由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赵曼琴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迎来春色换人间》(又名:《打虎上山》)一折改编。

全曲气势磅礴、节奏鲜明,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侦察员杨子荣在深入土匪巢穴之前对胜利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以及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

打虎上山

标签: 古筝 民族乐器 传统音乐 八大流派 演奏技巧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